【学术报告】安徽建筑大学张亮教授到我校开展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申报的专题讲座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4-04浏览次数:10

4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申报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安徽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亮主讲,全体教职工参加。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海英首先对张亮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张亮在中共党史、安徽地方史等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丰硕的科研成果与丰富的学术经验,为讲座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亮以其亲身经历作为开场白,明确指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的申报体会与感悟,并分享了极具实用性的内容。在介绍项目概况时,他细致地梳理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省级人文社科项目等不同层级项目的状况,指出了学校在各类项目上的获取现状,并强调了关注项目申报时间、要求和评审流程的重要性。此外,他还特别提到了不同学科项目的申报趋势,例如艺术学、教育学项目相对容易,马克思主义理论项目的竞争压力较大,以及省规划基础学科项目占比的增加等信息。

谈及选题,张亮强调这是项目申报的关键环节他指出,选题应当在热门与冷门之间取得平衡,追求热门领域可以迅速取得成果,但必须紧跟时代脉搏;而选择冷门领域虽面临较大研究难度,深入探究却能取得独到的成就。他建议,应结合个人的研究成果、学校的学科优势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来确定选题。例如,若学校在特定学科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将研究与之结合将更容易获得支持;同时,关注政策动向,在新政策发布后迅速定位研究方向,这将有助于提升项目的吸引力和创新性。此外,选题应避免过于狭窄或偏颇,题目表述需规范且具有吸引力,避免使用空洞的口号式语言,并且要进行充分的文献调研,以避免重复他人的研究。 

申报书填报方面,张亮表示,一份成功的申报书需在选题、论证和前期成果上多下功夫。他强调申报书形式大于内容,格式美观、排版规范至关重要,从题目到小标题、引言都要精心设计。在内容上,研究现状部分要展现学术素养,把握研究脉络,注重引用文献的时效性;研究内容和目标需明确具体,突出创新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要与课题紧密结合,体现专业性;同时,他还建议教师提前准备申报书,多参考优秀范例,完善前期成果,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参会教师提供了清晰的申报思路和实用技巧。在互动环节,教师们积极提问,与张亮深入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申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信心,期待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申报中,提升学校科研实力。

(图/文:鲁山,通讯员:赵杨)